12.06.2007
孩子,你的未來由你決定!
夠膽,才會贏
這是一個越來越沒有軌道的未來。有大學文憑不見得能成事,沒文憑不見得冒不出頭。美國前教育部長萊禮說:「二○一○年最熱門的職業,現在還沒有出現。」在台灣,一股革命正在揭竿。他們丟掉傳統,做自己!
顛覆!
新的工作樣貌不斷出現,幾年前有些新工作根本不存在,許多甚至是以往想都沒想過的,如網路搜尋最佳化工程師、基因藥理學家、煙火師、爆破技師、火山研究者、電玩打手等。
日本節目「電視冠軍」中,藝術氣球、園藝造景、居家改造...等等,各種的比賽如火如荼的展開,隨著比賽時間過去,氣氛越來越警張。每次看到這些比賽者的努力和成果都令我嘆為觀止,卻也讓我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做夢了。回想在我們六年級生求學的階段,做這些嘗試肯定被打死的,因為這些工作絕對不會是當時熱門職業,甚至還會被唸「這能當飯吃嗎?」。
反觀現在小學生的課程,台語,客語,建構式數學,下課還要去學才藝,老天爺呀,誰知道那個死都不會下台的教育部長,還會搞出什麼花樣,難到教改不能改成玩樂的時間多一些嗎?現在我有兩個可愛的寶貝,我想我能敎給他們的,就是讓他們勇於冒險,發揮創意,早點找到自己的興趣,做自己的夢,不輕言放棄。孩子,你的未來由你決定!
12.05.2007
你在家裡排行老大嗎?
排行教養學
美國企業領導人43%是老大,美國第一批NASA太空人91%是老大,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美國總統53%是老大,兩岸領導人75%是老大,諾貝爾獎科學類得主40%是老大,你知道,家庭排行會影響你未來的成就嗎?
「資源稀釋模型」:每個家庭中,父母的時間、金錢、精力都有限,隨著子女數量增加,資源逐漸被稀釋。而資源投資多寡,卻直接影響子女認知發展,也牽動其日後成就。
在這個模型中,老大具有「先行者優勢」。在競爭理論中,先行者一旦取得利基地位,就占據了取得技術、資源的管道,也因為攀升的學習曲線,後繼者的機會越來越少。因此,對先行者而言,「成功是成功之母」(Success breeds Success)。
老大就是先行者,他不僅是家庭的第一個孩子,其出生後的若干年,都享有父母「全神貫注」的澆灌培育,包括高頻度的互動、高度的期待,因此相對具有優異的語言認知能力,他也懂得如何與父母溝通,甚至以父母為模仿對象,有強烈動機完成父母期待,因此容易取得父母的認同。即便後來弟妹陸續出生,但老大的先行者優勢,很難被超越。
老大優秀,並非「天縱英明」,而是和父母的期待、教養方式有關。老大向父母學到的技能,照顧管教弟妹、設定界限,在長大擔任領導者時也用得上。
居中子女,因為身處老大和老么之間,在家比較容易被忽略,形成旁觀者的角色,比較有思考的空間,也傾向往外尋求認同。因此,他們往往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,具有隨和特質,適應力強。
至於老么,因為較少包袱,他們常有很好的創意,做事情比較沒有顧忌,老么們也較愛冒險,參與危險的運動,性格會比較「敢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領導人的重要四項特質中(智力、責任感、自信心及適應力),有一項是非老大勝過老大的,那就是「適應力」,或說是彈性。丹特那就指出,非老大更容易在瞬息萬變的環境裡,開創新局,對比之下,老大較缺乏創意,正如薩洛威所謂「承平老大,亂世老二」。代表人物微軟創辦人比爾‧蓋茲、領導IBM成功轉型的前執行長葛斯納都是非長子,但他們的彈性,卻能刺激公司內部改革意識,在變化中致勝。
避開排行教養的六大陷阱
買同樣的玩具給孩子,就是公平嗎?錯了!唯有建立單獨相處的教養模式,才是跳脫手足間公平爭論的法寶。
步驟一:營造對談的環境 小三到小六是打開心房的黃金時期
步驟二:挪出單獨相處的時光 就算再忙,假期絕對不能錯過
步驟三:高品質的溝通 不要想下指導棋,要有耐心面對不同排行的小孩,別再犯這些錯!
1.老大退讓的陷阱 當孩子搶玩具時,你總扠著腰生氣的對老大說:「你是老大,你要讓弟弟。」這將造成老大心理不平衡。
2.代理父母的陷阱 要跟另一半出門參加喜宴,你總隨口跟老大說:「你要好好照顧弟妹。」你正強迫一個小孩當現成保母,老大沒有義務要照顧你的小孩。
3.忽略沉默老二的陷阱 當詢問孩子晚上要吃什麼,老大、老么七嘴八舌提供意見時,你總沒注意到居中的小孩惦惦坐一旁。這將讓居中小孩以後更加沉默,不易吐露心聲。
4.偏愛弱小老么的陷阱 「弟弟還小,家事先由哥哥做。」你正讓老么養成逃避家事的習慣,造成恃寵而驕的個性。
5.認同自己排行的陷阱 身為老大(或其他排行)的你,總是讚賞自己的老大孩子很負責任、很有組織能力,其他的孩子卻表現不夠好、不成材嗎?這是父母易犯,卻最不自知的教養陷阱,它將讓你對孩子的觀察產生偏誤。
6.善意比較的陷阱 看到老大英文考100分,老二只考70分,你總不由自主的讚賞老大:「你真厲害,弟弟有你的一半好就好了。」你的比較,將成為衡量孩子的單一標準,